BOB半岛大泽镇同和村是新会迄今为止最大的客家村落,也是大泽镇的革命老村,1945-1949年曾为革命根据地,新、高、鹤游击队常到此活动。近年来,大泽镇同和村强化组织建设,突出发展重点,狠抓工作落实,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半岛BOB,走出一条红色引领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。
同和村着力建强村级党员干部队伍。一方面,村党总支严格执行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,坚持每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,切实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。另一方面,注重正向激励,对表现优秀的村干部,优先发展为党员。作为江门市文明村,同和村自2018年以来持续开展乡村文明家庭评选活动,共评选出12个文明家庭,持续提升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。加强乡村治理,精准定位织好“一张网格”,优化整合实现“一格兜底”半岛BOB,选好配强做到“一员多能”,为基层治理赋能。
同和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,按照村级五年规划,一步一个脚印做好人居环境整治、乡村绿化、“美丽庭院”建设等各项工作,切实为村民营造干净、整洁、舒适的生活环境半岛BOB。比如,同和村每年投入9万多元,用于处理和清运村民生活垃圾,聘请保洁员等,并坚持党员带头,村民参与,每月对村内杂草、河道漂浮物,村主干道、村民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等进行清理,让村里环境焕然一新。同时,做好乡村绿化工作,2024年在村内植树200棵,还鼓励村民积极参与“美丽庭院”建设,充分调动村民扮靓村庄的积极性。此外,同和村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前提下,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、文旅产业等绿色产业,激活壮大“绿色经济”,切实让村民共享生态红利。
近年来,“同和客家闹元宵”先后上榜市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同和村也成功入选广东省“四季村晚”示范展示点名单。同和闹元宵不仅是非遗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探索,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。同和村开展闹元宵活动的传统已延续百余年半岛BOB。活动结合了大泽镇红色文化、客家文化、红木文化和龙舟文化,不仅延续了传统的民俗文化,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半岛BOB,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。
同和公园,是为纪念周总理视察五和二社而建,由墙画、宣传栏、休闲广场等构成。公园内设有19块展示牌,分别展示习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上的讲话及周恩来总理视察五和二社时的各个场景。
往前走便是“周汉华试验田”,种有水稻、玉米、甘蔗、柑橘、豆类等农作物,田间搭建的茅草房、稻草人和耕牛,农味十足,生机盎然,复原了当年周汉华试验梯田以及周总理视察农作物时的情景。
从周汉华试验梯田往右边方向,便到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——五和二社旧址。始建于中华民国初期,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五和二社社委会办公场所,是典型的客家民居。1958年7月,周恩来总理曾到同和视察,期间在五和二社社委会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。如今,五和二社旧址进行了升级改造,精选了有关当年周总理视察时的照片、题词和实物进行布展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